写给国自然“槽点满满”的评审意见:认真准备本子了,为什么中的不是我?

2024国自然已放榜,能中标的申请人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虽说国自然结果已定,但让学者们好奇的还是:国自然究竟需要什么水平才能立项?显然,青年学者收到的国自然评审意见反馈并不能给到一个让人一目了然的“解释”。

2024国自然:“槽点满满”的评审意见

随着2024国自然资助率持续走低,预计未来国自然立项会“更难”。以下是放榜后部分学者的感受:

浙江某强势985高校数理口的一位国青申请人介绍道:“六战选手,数理口,33,幸好博士毕业出道早,多了很多试错机会,今年终于中了。单就青基而言,一人一次,但只要科研还在持续积累,运气不是太差,最终总是能拿到的。”

生化环材某985高校副高(6省国自科评审专家)表示:“面上、青年作为国自然铺开面最广的项目,中标还是‘大有人在’,拿不到更多还是本子分量。再者,面上的评审专家大部分是如我一类的不知名副高,今年我的同学们、甚至工业界的也加入了评审专家。一样的,不认识你的人多了,但你不认识的人更多。”

于中标的一部分学者而言,国自然是“奋斗总会有回报”。但对于更多的青年学者而言,国自然“评审意见”的反馈仍满是疑惑:

东部强势985高校基金申请人坦言:“放榜当天早上查没中,知道现在中标太卷,晚上收到邮件心态崩了,评审专家是会给意见的,满满的都是鼓励,但鼓励之后却还是喜获‘再来一次’。”

西南地区某高校医学口副高表示:“申请面上,基金委的评审意见反馈收到了博士生项目,也没有附相应的评审意见,或许是医学口本来速度就不快吧。

一位理论物理方向基金申请人坦言:“首先没中。本人申请书贴近本质性创新(相关内容可追溯到爱因斯坦)有幸遇到大同行,评审专家意见可以说是‘参差不齐’了。(A专家说优先资助、B专家建议研究其他物理机制、C专家对概念联系有疑问,但觉得‘应该有能力完成’)”

在对国自然结果的“吐槽声”中,评审反馈环节的诸多问题并不罕见:

满屏的“较为合理、基本可行、逻辑性好……”的正向评审意见,但实际上,本子依然未中。

评审专家的反馈层次不齐,甚至出现“一个本子两种声音”的极端情况,结局仍是“未能给予资助”。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评审意见”?

在“吐槽声”背后,一些国自然评审环节中的问题也在逐一显现:

首先,在国自然的“反馈”环节,项目的反馈未能有效同步,甚至出现评审意见错配等低级错误。

对此,国自然项目标书的“评审意见”反馈要再次优化,专家反馈的评审意见需在专业性和精准度上继续优化,国自然在评审环节的专业标准要有统一“原则标准”,对评审专家、意见反馈及相应评审工作的各层次反馈条件均有明确界定。于学者而言,评审意见反馈是了解自身本子质量的“唯一渠道”。若评审意见均为上述提到的“激励性套话”而未提及要害,对学者项目申报并无实质助益,相反,学者申请基金积极性有相应折损。

其次,部分学者意见也有所提及的是,依托单位的“额外加成”作用直接体现在国自然立项名额上。

具体来说,依托单位层次高低对国自然立项作用明显,利好头颈部高校申请人立项,而其余申请人难逃“炮灰”命运。据西部某双非高校面上申请人(副高)介绍,“去年被评审意见‘刀到了’(某评审专家说研究者单位缺乏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团队人员缺乏专业背景,申请人对最新文献调研不够,对科学问题尚未聚焦),今年直接放弃了。”

再次,在评审规范上,国自然今年变化较大:出于评审专家资源紧张,再次扩充国自然评审专家库(比如:青基审面上),引入此类经验不足的评审专家参与项目意见反馈,对“评审意见”的专业性还有待考量,于青年学者而言,评审意见的参考价值还有待商榷。

最后,2024国自然结果已尘埃落定,关于国自然的“评审意见与反馈”你有什么想法,欢迎互动!

声明

蔚青学者注明稿件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系转载,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欢迎作者与我们来函联系。稿件来源标注为“蔚青学者”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归蔚青学者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者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已经获得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需注明稿件来源:蔚青学者。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