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导师,一次高校“人才错配”的自救
业界瞧学界创新“纸上谈兵”,学界苦业界横向“钱,不好赚”。
实际上,横向科研之难,难在根源。“搞不了横向”背后隐藏的,是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的脱轨。
01企业导师,一次高校人才培养的自救
企业导师,其设立旨在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从业界选聘技术骨干入驻高校。2022年两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设立一批产业导师特聘岗,按规定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采取兼职任教、合作研究、参与项目等方式到校工作。”
在引进业界师资力量上,“企业导师”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比如,2024年7月,腾讯杰出科学家、天衍实验室主任郑冶枫以“学界新人”的身份全职加入西湖大学。这位产业界“老面孔”曾于2003年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500多件专利(其中美国专利90多件)。不久后,西湖大学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在西湖大学成立。
企业导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次“积极求变”。姜珊(化名),一位长三角211高校材料方向的博士生企业导师介绍道:“在高校做科研注重的是有新想法、新技术,企业做产品则是要解决系统性问题,受制于企业研发思维,高校‘理论’式的科研创新往往与‘市场’相差较远”。
同姜珊一样的业界专家,是近来各大高校“企业导师”的重点引进对象,高校殷切期盼的背后,是希望通过业界力量的加入来弥补高校人才培养与现实的“脱节”。
事实上,与现实“脱节”,除了表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远离市场”,更多是学界与业界的人才需求“错位”。“招聘的国内顶级高校博士生来公司工作,往往要花一年多的时间来改变这些博士在学校培养出的研发思维方式,才能逐步适应企业研发的需求……”姜珊(化名)说道。
人才需求上的“错位”,细细想来,不外乎是高校与企业对人才评估标准的差异。对人才的评估,学界、业界可谓是“壁垒分明”。高校一侧,对博士人才培养更注重他们在“科研领域的创新灵感与学术旨趣”。因此,在评价标准上不免“唯学术”,“论文”成了高校人才培养主要考量。而企业一侧,引进博士人才更看重其应用实践能力。故,是否具备市场化、产业化、产品化思维成了企业用人需求的重要参考。
02人才需求错位,何解?
高校人才培养如此“错位”,供需失衡下,那道壁垒则愈显突出。姜珊(化名)表示:“高校人才培养往往按照科研院所的职业需求进行培养,鼓励激发学生基础研究旨趣,以满足科研院所职业需求,但毕业后能进入学界的人员占比不足10%,近80%的博士毕业生会流入市场”。
那么,这道横亘在学界与业界间人才需求之“沟壑”,该如何填平?笔者认为,欲填“沟壑”,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首先,在导师: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校教师是链接学界和业界人才培养的纽带。故,人才培养供需失衡要从源头改起,高校导师需先“靠近市场”。这里,特别是工科类应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硕博人才培养要更跟上“业界”脚步。上述的企业导师、高校设立的校企联培双导师制等均是贴近“市场”的具体举措。
其次在高校:
人才培养错位,高校需先正“标准”。不只唯“学术”,需再“立新标”。高校学科间分野明显,单一“学术”指标难以科学评估人才质量。若人才培养本就面向“市场”,其人才标准衡量则应关注专利或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及技术突破。以工程学科为例,为破解当下“卡脖子”技术瓶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已获二度扩展。目前,清北浙交等24所高校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入选。
另,高校围绕工程类人才培养,西北工业大学4月“总师型”人才培养领航计划——“铸剑班”正式开班。聘任多位专业总师出任“导师”促进学生加速成长为“总师型”人才。
再则,围绕改革“风向”:
正如在《决定》发布,重创新更重转化,“横向科研”已成未来重要改革方向!》其中提到的:“未来学术科研风向将会更接近‘市场’,科研重心向‘横向’偏移。”在涉及人才培养的具体风向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近期接受《人民日报》访谈时就早有表示。
在被问及关于教育系统如何深抓落实、推进系统改革时,怀进鹏明确:要“加快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他表示:未来“将深入部署和加强两个‘先行先试’(①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②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适配度”上先行先试)”。
写在最后
博士难以“适配”企业的用人需求,与“市场”断档,是高校人才培养“错位”根源所在。尤其是工科类应用性强的专业,若在人才培养上一味“重理论轻实践”,极易形成学界与业界间人才输送的供需错位。为此,打破“远离业界”的人才培养现状,“企业导师”仅是第一步,期待未来更多的创新尝试,以填补学界与业界分野之“沟壑”。